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摘要:

10年维度看宏微观运行的关键词:过去是“投资”、现在是“风险”、未来是“成本”。始于08年的企业主动投资,在2012/13年达到惯性顶点,到2015/16年会断崖式下跌,需政府基建对冲。当前企业风险由第一波“盲目投资致破产”向第二波“成本挤压致关闭”切换,第一波基本走完,第二波仍在深水区。成本是理解未来的关键钥匙!中国4大成本冲击依次是:人力成本---资金成本----土地流转成本(影响农业种植)---环保成本。未来2-3年,成本“两升两降”(环保、土地流转升,资金、厂房租金降),制造业达到“成本新平衡”,届时格局演变可望为“宏观一般、微观向好”。

 

成本竞争格局下,行业突围(或变局)三方向:1)优胜劣汰、行业集中、剩者为王。重点看好民营化、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,地区重点看浙江。2WTO后期,外部冲击,行业洗牌。重点观察初级产品。3)大宗价格下行,运输半径优势强化。沿海重点看偏消费行业,内地重点看偏原料行业。 新兴制造业,“从蓝海到红海”的切换时间3-5年,最后也逃不开成本竞争逻辑。

 

宏观对冲思考五点:1)未来三年,传统中小企业宜战略收缩。2)幸存的传统制造业批量投资机会,或在3年后出现。3)率先看好民营化、市场化、偏消费制造的行业。4)初级产品(农产品)价格有下行压力。5)新兴制造业投资逻辑应适时从“需求增长”切换到“成本竞争力”。正文附上33个微观样本,向一线企业家致敬。欢迎指导交流。

 

 

第一部分:宏观 (关键词:过去---投资,现在---风险,未来---成本)

1、过去:08年来的主动投资,在12/13年达惯性顶点,15/16年现断崖下跌

10年维度看宏观运行,脉络的起点是2008年开始的投资大扩张。观察到该轮投资的四个特征:1)下中上游全线扩张(样本中的商业地产、品牌服装、汽车、饮料灌装、化学制剂、PTAPP、炼化)。 2)行业扩张粗略顺序是:09年基建—10年地产、消费投资---1112年制造业、重工业投资。这与当年 “基建地产通胀---后周期工业”的宏观传导顺序一致。 3)前周期行业(如地产)、和门槛低行业(如品牌服装),扩张快、负面出现的也快。4)主动扩张投资的惯性顶点在2012/13年,此后是计划项目按部就班的落实。

 

可以预见对宏观的影响:一是由于主动投资的高点在2012/13年,我们目前看到的许多投资数据,其实只是“过去的项目,在现在落实”而已,而多数行业产能建设周期2-3年,由此可见2015/16年开始,会出现企业主动投资的断崖式下降,需要政府基建投资来对冲,由此加重政府债务负担。二是2013—15年是产能释放高点(尤其对后周期工业),供给过剩格局远未结束,对未来中国宏观运行起重要影响(决策层11月份首提“供给侧改革”)。

 

样本:

1) 某外资大卖场商业地产片区负责人,中国的shopping mall勃发是在2010年,与当年的住宅限购有关,资金多了没地方去就去做商业地产。一开始是在一、二线城市,201112年,这种风潮迅速转到县城。至2013年,出现全国范围的供给过剩,例如成都有87shopping mall,杭州80个,这些都是超过10万平米的大型mall,有的甚至是50万平、100万平的超大型。通常来说,一个15万平米的mall,覆盖人群是60-80万人,才会有好的效益,上述城市人口远cover不了这么多供给。更甚至,许多人口30-40万的县城,也出现了2-3mall。所以很多mall只是表面看着热闹,其实不赚钱,收不到多少租金。

 

2) 一时装品牌推广资深人士,2009-10年,是国内各线品牌扩张门店的爆发期,地区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为重点(这与“服装外销转内销、国内消费升级、国家刺激”等因素有关)。例如,品牌Y2008年全国门店1500家,至2012年达到5000家;品牌L2008年全国门店200家,其后一年开100多家,至2012年达到550家,相当于4年时间门店规模变3倍。但进入2012年,开店步伐明显放缓,例如品牌M、品牌J、品牌H、品牌G(都属于全国性的知名、或正在发力的品牌),在2012年每家在全国也就只能开100-300个门店。到了2013年,不管男装、女装、休闲装,各线品牌均进入“不硬期”,基本不见新店开张。甚至有著名品牌L,全国7000家门店,已经开始关门。之所以“快速扩张---快速萧条”,与投资太猛、铺货太多,而实际需求消化不了那么多有关。例如“铺货140万件,实际销售70万件”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

 

3) 综合汽车制造商、融资租赁资深人士信息:国产乘用车主要是“四大四小”及其他民营品牌,而合资品牌有30多个,通常大的整车制造商会在全国布局3-5个生产基地。2010-12年是各大整车厂拿地、全国布局的高峰期,例如武汉成都佛山宁波杭州湾等地均有(厂址选择与“国家推行小城镇化、看好三四线消费”有关。在扩产同时,许多车企也重点开发10万元以下车型,并把经销渠道下沉到三线城市)。由于成熟车型的生产线2-3年后就能达产,因此在2013-15年有很多新产能投放到市场。   他们认为:从中国沿海的经验看,首次购车的快速增长期,大约有10年时间,然后进入保有量阶段。但内地的快速增长期会不到10年,因为现在经济增速下来了。如果是纯粹的“保有量”阶段,汽车每年的需求量就也是保有量的10%(对应十年的更新周期),而中国目前的产能大约是保有量的20-30%,所以竞争在所难免。例如观察到2011年市场格局是“合资品牌抢自主品牌”,而2012年演变到“合资品牌自己抢自己”。某合资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2%下降到2014年的8-9%,到了2015年,该公司已大幅下调增长目标,同时大幅放缓技改项目节奏。他们认为:中国汽车“做大蛋糕”的空间已经不大,接下来就是洗牌抢份额阶段,再过10年就会变得像北美一样是夕阳产业了。

 

4) 一内喷涂料公司,市场占有率1/3,下游客户是可乐凉茶啤酒铝罐企业(两片罐、三片罐)。全国两片罐企业主要是8大集团,自2008年行业开始产能扩张,典型的有三家集团做全国性布局:客户B2008年成都、佛山投产、2010年武汉、2015年河南、2016年哈尔滨将投产;客户Z2009年杭州投产、2010年武汉、2012年成都、天津投产、2013年广东、2014年广西、2016年福建将投产;客户A2013年杭州投产、2015年广西、2016年宝鸡将投产。其他不做全国性布局的,也在自己的根据地扩建生产线。自2008年以来,行业平均每年有3条生产线上线,今年更是上了7条生产线,目前产能已达到600亿罐。但去年全国的两片罐需求量只有280亿罐,相当于产能利用率不到50%。上述提到的是生产线达产的时间表,如果从“企业做计划、主动投资”角度看,最后的主动投资高峰期集中在201213年(两片罐生产线建设周期需要2-3年),在此之后鲜见主动投资计划了。201516年看到的上线产能,只是前期项目的落实而已。

 

5) 一炼油催化剂公司,全国市场份额5-6%,下游客户是石油石化海油,和民营地炼。2010年是炼油企业产能扩张和技术改造的高峰期,持续到2013年,产能增长大约每年15-20%的幅度。期间,尽管地炼企业开工率30-40%,但仍在投资上规模,这与“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有关”,地炼企业做大了,反而不容易被淘汰,有被收购的机会。到了201415年,扩产速度下来了,大约在8-10%之间。经过几年的产能扩张,国产汽柴油产量基本与消费量持平,摆脱了07-08年的对外依存,甚至部分有出口。从主动投资时点看,由于炼油建设周期长,3-5年、甚至更长。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炼油项目投资,是滞后性表现,其实是早在2010年前后做的计划。

 

6) 一化工品现货贸易商:这几年化工品产能扩张整体路径是:2011—12年建设高峰期,2014-16年达产高峰期。具体品种,因原料瓶颈、技术门槛、盈利高点的差异,节奏有差异,以PTAPPPE三大品种为例:aPTA的产能建设高峰期是在201112年(投资受盈利驱动,当年PTA吨利润能有1000元),然后201314年是达产高峰期,目前全国产能4-5000万吨,工厂普遍开工率只有65%,行业性亏损已经2年,相当于PTA经过4-5年,快速走过一个“扩张亏损”周期。之所以如此快速,是因为PTA产业链简单、技术成熟、主要原料没有瓶颈(相比于PPPE的原料受制于石油石化巨头,PTA的原料PX主要从日韩进口)、民营资本多,这些因素导致PTA产能上的快,竞争也来的快。 b) PP的原料是丙烯、苯(原油裂解产品、属化工中间体),民营企业原料受制于石油石化巨头,直到2011年煤化工技术突破,民营企业可绕开石化巨头,获得原料,由此迎来201112PP产能的建设高峰,到2014年是达产高峰,目前受供给压力,PP行业也开始出现亏损。 c) PE的原料是乙烯、苯,石油石化巨头通常不单独对外出售中间体,而是一体化生产完PE外售,加之乙烯的运输难度大(专用乙烯船,需加压、冷冻),所以市场上以乙烯为原料的PE产能扩建就较少,受供给冲击也较小。他比较上述三个品类:PTA已经供给过剩两年,差的不能再差;PP正在供给过剩,开始亏损;PE是供应过剩的前夜。

 

7) 江苏一化学制剂厂,生产PCB用化学制剂等产品,广泛应用于电子覆铜板、建筑涂料、民用洗涤、医疗X光片、汽车油漆等行业,市占率达到30%。企业主反映,2010年公司最好赚钱,所有产品综合毛利率达到20%,当时受益国家大建设,且行业供给没那么夸张。但2011年马上有大量的相关类似公司渗透进来,由于门槛低,产品线1-1.5年能建成。至2012年,已经是价格竞争了,公司的毛利率也随之掉到12%附近。到2014年,行业产能较2010年已经翻了1倍。对于行业前景,他担心的不是需求(因为下游用途广泛),担心的是产能过剩的价格竞争,未来策略往高端走,做“低毒、低污染”产品,做进口替代。

 

8) 一工业仪表经销商,产品包括液位计、流量计、压力计、烟感器等,广泛应用于炼钢炼油石化有色玻璃等行业,产品的销售与工业投资密切相关。他反映201011年是生意高峰期,每年全国接20多个项目,到了2013年下降到78个项目,再到2014年变成2个项目,2015年至今还没有接到项目。许多去年底、今年初谈好的项目都暂缓建设,包括甘肃广西山东江苏广西等地,都出现这些情况(这些信息可看出投资高峰期的变迁)。但客户在东南亚的投资反而上升,例如他的玻璃行业客户中,今年已有三家知名大厂在马来西亚投资设厂。

 

2、现在:企业风险源由第一波“盲目投资”切换到第二波“成本挤压”

投资过剩,遭遇需求不足,引发风险暴露。观察到本轮企业风险暴露“两波式”:第一波,“盲目投资”导致企业破产;第二波,“高成本挤压”企业关闭。两波的时间切换点大约在2014年。第一波来自“宏观系统性冲击”,即前期激进投资、高杠杆企业,遭遇信贷紧缩,率先破产。重灾区是高杠杆、重周期行业。第二波特点是“微观分化”,表现为成本竞争力低、护城河小的外围企业率先关门。同时风险更具全局性,涉及面更广泛,即不论前期是否激进扩张,几乎所有行业、个体都经受高成本裹挟,优胜劣汰。这也意味着企业风险进入“慢刀子磨”的深水区。

 

形象理解企业风险点从“盲目投资”到“成本冲击”的切换,就类似今年的股灾。第一波遭遇的是去杠杆的系统性风险,首先倒下的是杠杆过高的投资者,像“快刀子”。去完杠杆后,第二波考验的是股票质地,投资者会分化,像“慢刀子”。

 

另外,从债权人银行角度看,第一波的实质风险顶点在2015年应该已经过去,这是因为银行其实是最后的防线,在他之前有民间金融国企融资---影子银行,作为其风险“防范垫”,而他们早在2013--14年就出现风险暴露顶点(参见草根调研1819)(这里说的实质风险顶点,是指“风险产生”,而非“风险暴露”,因为风险暴露是滞后指标。例如现在银行2%的不良率,其实风险源头主要是上一轮的企业扩张,不良率只是滞后财务指标,它与银行把握披露程度、主动核销、平滑业绩的技术操作有关。同样道理,今明年还有会各种违约见诸报端,但也是此前的问题企业,滞后暴露而已,不必过度恐慌)。需要警惕的反而是“第二波风险”,目前成本冲击风险还没有走完,影响规模不易评估。极限看,银行能承受5-6%的贷款损失率(拨贷比约3,2%、核心资本充足率超过监管要求线约2.5%)。

 

样本:

9) 浙江一变压器老板反映,200809年铁矿石好卖的时候,圈子内很多企业跑去新疆开铁矿。因为2007年以前圈子内发财的模式是“进口铜--然后找银行贷款--再进口”,铜价一路上涨,通过资金杠杆,赚的很多。所以200809年开发铁矿时继续沿用“借贷--投资”的模式。然而国内的成本根本拼不过澳矿,随后的价格下跌(不同类型的废铁、废钢价格从2007年高点至今下跌60%-90%不等),铁矿投资亏损很多。由于有借贷资金压力,许多老板急于翻本,建立期货多头,结果两头都亏,亏的“一地鸡毛”。期间又遭遇银行抽贷,找民间高利贷过桥,结果“有进无出”,资金彻底断裂。他反映,那波去新疆投矿企业,早在2012年前后就已经玩完跑路了。以前几千万、上亿身价的老板,有的甚至要靠朋友借23万来日常周转。而老老实实不冒进不借高利贷的,则没啥事。

 

10)        福建一家外贸代工服装工厂(从业20年,年销售约2000万美元的规模),2009年转战“内销品牌”,开发户外品牌,全国开了100家直销、加盟店,渠道铺了很多货。但由于国内的“户外”和“运动”品牌区隔并不明显,加之自身品牌积淀不够,所以真实的销售并不好,一批货上架几千件,往往只卖出几十件。几年下来持续投入5-6000万人民币打了水漂,相当于以前外贸代工积累的利润全消耗光。此后意图通过资本市场(新三板)翻身,但反而“饮鸩止渴”,为了营造表面光鲜的销售数据,背后依靠资金借贷来支撑。整个策略建立在“品牌投资融资补血”高风险模式上,而传统的造血点(代工主业)则无暇顾及。今年银行抽贷,问题暴露,企业主跑路。此外,当地另一家更大的企业(当地纺织服装商会会长),也是上述策略,“内销品牌+境外上市+民间资金支撑”,在2014年就破产了,由当地政府介入债权债务处理。

 

11)        华东某地级市,当地贷款存量规模约4000亿元,今年第三季度,前8大商业银行,贷款逾期超90天的不良率为4.2%,逾期少于90天的关注率为6%。相关人士评价: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基本都很好,不良集中在企业客户,多数是“被担保链、房地产投资、矿投资拖垮”,前两年通过各种方式还能挺过去,现在房地产也不行了,就爆发了。认为这波不良数据,是094万亿投资后遗症的体现,今年大幅度爆出来,应该已经是顶峰了。

 

12)        重复19期调研样本:一家全国性融资租赁公司,客户涉及1000多家制造业,存盘融资规模约800亿元。近三年坏账迁徙路径:2013年典型坏账行业出现在工程机械、重卡(与地产、基建投资下滑有关,2015年初访谈时,业务主管认为机械、重卡的行业风险已过,即该爆的已经爆了)----2014年典型坏账行业出现在化工品(与大宗价格下跌有关)、油气设备(与油价下跌有关),还有机床、模具。典型的风险个体为边缘企业,即护城河较小、对需求和成本敏感的外围代工企业。

 

13)        华东地区一国有贸易公司,业务类型是“贸易融资”,即通过银行贷款、承兑汇票,为民企制造业提供真实贸易项下的融资。业务分布华东、华南、中部地区。2012年风险暴露点是“钢贸”,主力客户集中在宝山、大柏树钢贸市场,行业内70%钢贸企业倒闭,主因是钢贸企业过度贷款(贷款额占库存值3-4倍),遭遇钢价下跌。-----2013年风险暴露点扩散到“三材”(石材钢材木材)、化工、食用油等多行业。当时的主因一是房地产销售不好,影响回款;二是贷款企业“短借长投”,把流贷挪用到地产、矿山、甚至高利贷项目,造成资金沉淀无法回款。-----2014年公司进入处置不良的高峰期,总计有20%的贷款进入诉讼清偿程序(考虑抵押品处置,贸易公司损失率不到8%。但这些约20%的客户企业基本就是倒闭了)。公司认为,经过处置后,前期扩张的企业“该死的已经死了”,“接下来是市场化的考验,要接受资金成本高、产能过剩的考验,可能是慢慢磨,自然消亡的过程。”---- 2015年风险点变成是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,击破国内成本线”(例如铅锭成本一吨13000元,现在卖到12000多元),导致大企业停工检修增多,小企业干脆倒闭关厂。这种成本冲击的经营风险,在有色冶炼、农产品加工行业上比较典型。以上,可看出企业风险点的变迁。

 

14)        江苏太仓一家品牌服装出口企业,今年和他配合的供应商倒了34家,都是深度合作7-8年的供应商,所以感觉形势很可怕。企业主反映,现在最容易倒闭的是那种“投资2-3000万,工人500—1000人”规模的工厂(在服装行业,这算中大型了)。原因就是上了一定规模,就得养人、办公场所、运营等,各种费用成本太高了,没有一定的订单,根本运转不下去。现在窘迫到月产能6万件针织衫的大厂,连1-2000件的订单也追着要。他自己的工厂定位“小而精”,工人200来号,自设的衬衫品牌出口到新加坡,直接在商场卖,20年下来积累了强势地位(能根据自己需要,要求客户用美元、或新币、或人民币结算),在当地已算是稳定优质企业了。但老板反映,即使他这样的企业,现在也承受不住人力成本了,国内的工资+四险,就超过4000/月,而柬埔寨工资才80美元/月,即便工人罢工,也就只是要求提价到100美元而已。随随便便怎么算,单单工资利差一年就能省下300万,相当于他一年的净利润。他认为,国内工资已经没办法再涨了,像他这样有品牌、有话语权的企业,还算好一些,但也只能再顶5年,实在是受不了了。

 

15)        浙江某地一废旧金属再生工厂,老板反映现在当地同行70-80%倒闭关掉了(2014上半年和他聊时,主要反馈是价格下跌、资金风险的问题,这次说到的大比例倒闭,主要是这一年多的事情)。他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“环保成本”,现在浙江沿海已经不敢弄了,一冒黑烟,马上手铐铐起来。周围出现过好几个被举报、动辄罚款上亿元、判刑10多年的案例。“涉及环保现在不能碰少参与,保不齐哪天就罚你个倾家荡产”。以前这个行业赚的是环保的钱,现在正规化了,比如废铜处理,就得拉到“环保炉”去烧(环保炉焚烧后冒白烟,废水经过专用管道到污水处理厂处理,一个炉投资2-3000万),而烧一吨废铜的价格是1000元,现在铜才什么价格?所以根本做不了。第二个原因是“人工成本”,现在工人一天工资就要300元,比如工厂叫你处理废料,怎么也得雇佣一卡车、两个工人,而现在废铁价格是700多元/吨,螺纹钢才1700元,怎么做?即便工厂白送废料给你,都不够覆盖人工成本。

 

3、未来:四大成本“两升两降”,2-3年后新平衡,届时“宏观一般、微观向好”未来的宏观看点不是需求,也不是库存(产能过剩背景下,补库存只是短暂扰动)。看点在于供给、成本。尤其是成本,是理解未来宏观运行的关键钥匙!这是因为,产能不会凭空消失,产能淘汰是以成本高低顺序来开展。还因为,产能的过剩与不足,是相对概念,要取决于国际比较优劣势,如果某个行业的国内成本持续高于国际成本,目前再漂亮的产能利用率数据,未来也有沦为“无效产能”之虞,反之亦然。

 

2008年,中国经历4大成本冲击,依次是:人力成本----资金成本----土地流转成本----环保成本。人力成本,主要冲击低端劳动力密集行业,最典型是东南沿海服装制造业,向东南亚转移。东南亚人力成本目前仅为国内的1/101/5(样本,参见草根调研20)。资金成本,问题不在于资金供给,而是这几年处于企业风险暴露期,风险溢价提高资金成本,对中小企业冲击尤甚(样本,参见草根调研20)。土地流转成本,目前流转价格低者4-500/.年,高者800-1000/.年(安徽、浙江样本,其他山东、福建、东北样本也验证,本文未列出),好处是提升农民收益,弊端是提高农业种植成本。调研分析,中国大致需要“亩产值2000元”收入基准线,方能覆盖土地、人工成本,保证农民种植利益。这导致国内农产品收储价格连年走高,拉大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落差,形成外部压力。未来非主粮种植(甘蔗、棉花、甚至玉米)一旦放松配额、关税保护,易受国际低成本冲击(大豆已有先例)。环保成本,自2012/13年开始发力,冲击力度类似2008年的新劳动法,对有色、化工、电子诸多行业有影响,调研出现环保成本侵蚀业务利润15%的案例(电子)。环保从严的趋势,正从沿海向内地转移。

 

评估未来,人力成本已经没有上涨空间了(容易感知,不作论证)。土地流转成本事实上承载着失业农民补贴的社会功能,可能不易下降。环保成本具有刚性,且还没走完。未来能下降的空间在于:资金成本、厂房租金成本。随着中小企业陆续退出、风险陆续释放、货币供给宽松,未来的幸存企业将会获得更加廉价资金,自2011年来资金高昂的格局终会改变。而中小企业的退出,也会出现厂房租金成本下行趋势,目前在厦门、上海局部地区均出现了“租金分化”案例,那些供给大、配套少的外围工业区租金价格下降的趋势已明确。

 

综上,人力成本相对固化,但土地流转成本、环保成本 vs. 资金成本、厂房租金成本“两升两降”,未来中国制造业将达到“成本新平衡”,这个时间点可能需要2-3年。届时中国可能从目前的“宏观维稳、微观不好”格局,切换到“宏观一般,微观向好”的格局。届时存活的传统制造业将出现批量投资机会。

 

样本:

16)        安徽芜湖某地,粮食主产区。土地流转:村民按450/.年的价格,把土地“交到”村里,村里再以600/.年的价格转租给种植大户,合同三年一签,付一押二。这种土地成本下,如果种植传统的亩产7800斤的国产水稻不划算,当地种的是进口超级杂交水稻(长出来的稻穗可达30公分,比国产稻穗长一倍多),亩产量随随便便能到1000斤出头,如果认真管理能到1500斤。成本收益计算:以500亩规模化种植为例,一亩一季产量1500斤,土地流转成本大约占去600斤,进口的农药化肥和种子成本大约占去300斤,人工和机械成本大约占去300斤,再扣除些损耗,最后一亩地能净收200斤,稻谷价格是140/百斤,这样相当于一亩地一季净收入能到300元,承包500亩,一季净收入15万元。当地很少种两季稻,因为两季稻,人工、化肥成本也随之增加,但单季产量会下降,两季合计产量也就2000斤,所以增收不明显。当地主要是“小麦套种”,即水稻收割后,套种小麦,小麦比较不费工,所以增收明显。这样“主种水稻+套种小麦”,承包500亩地,一年大约能赚20-25万。其实平时也就花半年时间在田地里,剩余时间还可以外面干点活挣钱。

 

17)        浙江金华某地,当地特点山多地少。土地流转:山坡脚下,刚开荒的,还有小石子的“半熟地”,流转价格是5-600/.年。平地水田的价格是1000-1200/.年,水田的流转价格大概就是“向1000斤水稻标准靠拢”,按照稻谷1.2/斤算,就是上述价格。所以当地用土地流转种主粮“肯定是不划算的”,主要是种是水果、蔬菜(比如种植冬枣,再配合散养鸡)。土地流转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交易,而是村民首先“土地确权”,然后到到村里登记中心办理,这样流转双方都有保障。但是由于当地山多、平地少,还是有很多零星的土地(比如错落分布的35亩土地),没法流转起来。这些就只能“自种自吃”,没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。

 

18)        上述案例中,土地流转价格在4-500/.年,乃至800-1000元,土地流转成本+人力成本等,使得中国农业种植的成本水涨船高,这就很容易理解这几年农产品收储价格逐年提高(即便在丰产、国际价格下跌背景下)。目前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平均140/百斤(早、中晚、粳稻价格不一),单季亩产1500斤(再生稻产量不高、种植收割累,很多人不种,这里不计算)-----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基准----说明中国需要亩产2000元的产值,才能覆盖成本后,保证农民基本收益。我们看到的“甘蔗收购价格400/吨(广西14/15榨季),亩产4.5吨”、“籽棉亩产250公斤,衣分率约40%(籽棉转换成皮棉的比例),皮棉目标收储价格2万元/吨(2014年)”,都证明了这条“2000元亩产值的基准线”。中国的高成本农业,一旦没有进口配额、关税的保护,就容易受国际低成本农产品的冲击,过去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豆,国内目标收储价格4800/吨(2014年),国际市场价格2300--3500/吨,所以国内大豆消费量80-90%来自进口(之所以中国首先放开大豆,是因为国内大豆种植区与水稻产区重叠、大豆经济效益不高、大豆属非主粮小品种)。未来,水稻、小麦,作为“最基本的主粮”,应该还是会受严格保护的。但是,属于经济作物的甘蔗、棉花,甚至是重要性低一点的玉米主粮,保护程度可能会降低,尤其是在WTO十五年保护期即将到期背景下。一旦放松配额(数量工具)、调低关税率(价格工具),国际低成本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。

 

19)        污染的夸张程度:浙江沿海某地区,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做进口废料处理,早期的工艺粗糙,冰箱热水器空调就靠手工敲,提取金属。手工剥离不了的电线、插线板、电缆,就丢到土炉里烧。电路板、电子芯片,就用硫酸把金分离出来。以前没有环保概念,焚烧时直接冒黑烟,废水直接倒入河里,硫酸洗液也直接倒进河里。这么几十年干下来,高速公路一下来都是臭气,河里也早没鱼了,河泥挖出来,30年的塑料袋都没有降解。由于大量的粗糙提炼后的金属溶液倒入河里,当地河道治理时,甚至有铜厂花200万价格购买整个河道的河泥,结果回去再提炼还赚了几千万。当地一位废旧处理的老板表示,现在浙江沿海,环保是高压线,这种污染环境的肯定不能再干了。所以今年倒了很多废旧处理厂,有一部分是转移到越南、菲律宾等地去处理,那里人工便宜。还有一部分是转移的内地,在山里面盖个锅炉,偷偷烧。但他认为,现在内地还能偷偷干,再过5年也会像沿海一样,也不能再干下去了。

 

20)        福建某电子元件厂,主要产品软性磁材、电容器。工厂生产过程中,除了传统的废水、废气、废渣外,还有一块是“危废”,需要专业处理。3年以前,社会上对“危废区隔”的概念还不明显,很多工厂就把废料统一包干给外部,拉到山上填埋。这两年,环保越来越严格,再也不能偷偷干,尤其是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“擅自处理危废超过3吨可入刑”。该厂的危废主要是三类:泥浆类(铁泥)、液体类(带苯的有机溶剂、胶水)、固体类(芯片、电路板)。一个月需要处理铁泥20-30吨,专业危废公司的吨处理价格是3000元,光铁泥的处理成本就达10万元/月,还有有机溶剂、胶水,处理单价也是3000/吨,总的算起来,一个月所有危废处理成本要20-30万元,一年下来要250-350万元。环保成本对公司的利润侵蚀:最显著的是铁泥业务线,由于体量大、附加值不高,环保处理成本吃掉了税前利润的15%。全厂角度看,日常危废处理成本大约侵蚀税前利润的4%。如果算上环保固定设备的投入(比如危废的储存池、废水废气排放系统改造,这两年投资都超过1000万,比日常处理费用还高),则对净利润的影响远不止这些。公司正打算对危废、固废再做更科学规范的分类,精打细算,以减少环保成本压力。

 

21)        某外资工装涂料事业部,为家具、橱柜、木地板生产商提供涂料,在家具橱柜出口行业中,他们的涂料市场份额占60-70%。今年涂料的销售下滑40%,直接原因是国内的客户很多倒闭了,海外家具订单转移到越南生产。背后原因是,中国强行推行环保,将有机涂料改成水性涂料,对有机涂料征收4%的特种消费税,这样1公斤涂料售价40元,成本就要增加1.6元。有些大工厂,一个月用有机涂料200吨,这样一年就要增加成本300多万元。此外,到20161月,深圳、北京将要强行禁止有机溶剂超标的涂料对终端客户市场销售。以上这些就导致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下降,即便海外客户要采购有机涂料的家具,但国内附加的环保成本太高,价格没优势,由此出现上述的订单转移。

 

22)        厦门厂房租金出现“涨跌分化”:厦门的工业区,按成立时间、配套成熟度划分,依次是:岛内的湖里岛外海沧---岛外集美---岛外同安。2013下半年,外围区域的厂房租金价格开始下降(选取比较对象是标准厂房二层至五层的价格,因为一层楼可停放特种机台、仓储,不具可比性),例如集美2013年租金14-15/平米.月,现在下降到10元;同安2013年租金12-13/平米.月,现在降到9元,降幅均约30%。租金下降与“工业区较新、供给多、小工厂关闭多”有关。但核心区域的租金价格则出现提升,例如岛内的湖里区,将主干道两旁老厂房改建为“文创园”、“设计园”后,租金价格从20-30/平米.月,提升至55-60元。但价格提升的原因不是工业繁荣,而是功能改变,该区是伴随厦门经济特区在80年代初设立,2000年已实现生活区功能,目前政府促进商业、文化转型,以盘活老工业区资源。次核心区域的租金价格“滞涨”,例如海沧工业区,2012年以前每年租金价格上涨约10%2013年后工业活动下降,许多厂房租不出去,城投业主将传统厂房转型为电商仓储、物流,意图提升价格,此消彼长力量,导致该区价格“摒住”。该区目前价格14-16/平米.月,自定位电商仓储功能后,许多传统制造业主,已将工厂搬迁至外围更廉价的区域。

 

23)        上海也不是铁板一块,已经出现“涨跌互现”局面:例如2012年,普陀区临近中环路的厂房,2012年出现价格向上拐点,二楼租金从0.8/.平米,涨到今年的1.6-1.8/.平米,涨幅100%(周边的店面、住宅租金、房价,也出现50-60%的涨幅)。直接原因是地铁13号线开通,但厂房租金涨的更凶,可能与生产便利有关。该区域地处上海西部、临近虹桥机场、贯通中环线,长期以来规划为仓储中心(麦德龙、农工商、红星、百安居等总部均在此)。同时周边的城乡结合部提供廉价房租,便于工人聚集。有的工厂从该区域迁出,在昆山自盖厂房了,但运行一段时间后,仍把生产基地回迁,原因就是昆山当地不好找到合适的工人。   租金下跌的案例出现在上海西南部的老闵行区,某羊绒轻纺城,占地4-5万平米,2009年一个50平米的店面租金价格12万元/年,但从2012年开始,租金每年下降,2014年至8万元,今年至7.5万元。分析原因,一是老闵行区一直开发慢(原来上海的化工厂主要集中地),周边缺少现代的shopping mall、缺乏商圈,人流量少,该轻纺城就显得孤零零一块,没有协同效应。二是2009年的价格有点“哄抬成分”,新进入者不清楚内情,听说生意好做,都想挤进来,造成租金水涨船高。此后两年真相慢慢出来了,经济不好需求少,位置不好人流少,导致生意难做,就出现上述的租金年年降的局面,至今已从高点下降30%

 

第二部分:行业

4、行业变局三方向:成本挤压剩者为王、外部冲击行业洗牌、半径优势强化

在成本竞争格局下,传统制造行业的突围(或说变局、洗牌)至少有三:一是成本挤压,优胜劣汰,行业集中度提升,导致“剩者为王”。如上期调研的印染样本,本期的再生资源、化工PTA样本,均出现环保、人工、资金、物流成本挤压下的优胜劣汰。这3个样本恰好是民营化程度较高的行业,也说明目前中国产能淘汰的特点。二是高成本+外部冲击,导致行业洗牌。如民营地炼样本,在原油进口配额放开后,将导致行业洗牌分化。还有本文第一部分所分析的,中国种植成本高企,在WTO十五年保护期即将结束背景下,一旦放松关税、配额保护,非主粮种植易受国际低成本冲击,可能导致国内部分农产品被洗牌。三是运输半径的区域优势强化,要么靠近消费地、要么靠近原料地。这个现象一直存在,但在工业品价格下滑、毛利率低位、未来价格弹性不大的背景下,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大幅提升。调研中出现物流成本决定企业生存与否的案例。

 

规律推广看,“成本挤压下优胜劣汰”的线索,重点看点是民营化、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,浙江企业表现出色。“外部冲击下行业洗牌”线索,重点看初级产品,因为其主要成本来自人力、土地,这恰是中国的比较弱势。“运输半径下区域龙头”线索,沿海内地均有,沿海重点看偏向消费的行业,内地重点看偏向原料的行业。

 

样本:

24)        前述提到的浙江某地废旧金属再生行业,当地70-80%企业倒闭关掉,倒掉的都是占地20-30亩的小厂,原因就是前面提及的环保成本、人力成本扛不住。现在能生存的就是上规模、能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的大企业。例如当地一家在全国同行数一数二的企业,总资产规模近50亿。原占地500亩,再往海边搬迁扩建500亩,上更新的环保设备(工艺涉及焚烧---鼓风分离粉尘尾气处理排放),一套环保设备投资几千万,一般小企业根本弄不了。行业内流传一个说法:环保证很难取得,一个环保证值2000万,能拿到环保证意味着赚钱。因为符合环保资质的工厂太少,市场有点“从过去的买方市场转向现在的卖方市场转变”的迹象。

 

25)        前述的提到的化工品产能扩张案例,其中的PTA2011-14年,快速走过“扩张亏损”周期,目前行业内亏损已经2年时间,现在就看谁能摒的住。目前观察到是外围的小工厂,先扛不住成本压力,先关闭产能。例如,重庆某90万吨产能工厂,由于原料PX从华东换船进来,产品再拉回华东销售,原料和成品都两头在外,物流成本太高,在2014年率先关闭。还例如,由于PTA不赚钱,石油石化巨头下属的60万吨产能小工厂,许多已经关闭生产装置,或者不再一体化生产PTA,只生产PX原料外售。另外,浙江一家300万吨产能的工厂,今年也关闭了,牵涉原因是前期对外投资过猛,资金流出了问题。行业专家认为,经过2年苦日子,小企业承受不住成本压力,逐步淘汰,PTA在未来1-2年将迎来好日子,尤其是大公司受益。

 

26)        前述炼油行业专业人士,中国炼油产能,民营地炼占了20-25%(山东为主,次之是广东),炼油行业拼的不是需求(因为汽油需求比较稳定,而且价格由国家制定),拼的是原料供给,谁拿到原料就意味着赚钱。这几年民营地炼开工率只在30-40%,原因在于高品质原油原料得不到保证,要么是进口品质差的燃料油,要么靠关系从国内油田搞一点。但今年国家对民营企业进口原油配额开放(最早一批原油已于9月份山东某大地炼厂进口到港),由此将导致地炼企业分化,炼油行业洗牌。因为国家对配额的放开,也是有审批门槛的,例如要求一定规模(如产能500万吨以上)、要求淘汰落后产能、要求达到国5环保新要求。能符合要求的,可能就是前10-20%的地炼大企业,这样未来格局将是大企业生产环境改善(就相当于和中石油中石化一样了),而小企业生存压力更大,面临被收购或关闭。

 

27)        湖南某再生铅大型企业,占地300亩,年处理22万吨铅锌冶炼废渣,在建9万吨铅酸蓄电池拆解项目。上游原料来自铅锌铜冶炼企业产生的二次低品位废料、铅银废渣,回收加工成再生铅后,销售给铅酸蓄电池厂、有色深加工企业等下游客户。由于铅锌冶炼废渣的性状,不适合长途运输,只适合省内分区加工处理,因此该行业具备天然的运输半径壁垒。而湖南、中南五省是我国主要的有色冶炼、有色深加工集中地(以湖南为例,每年产生铅锌废渣量约55万吨,每年报废蓄电池18万吨,平均每家大型有色冶炼企业历年积压的铅银废渣量不下60万吨),因此该公司既靠近省内原料地、又靠近省内消费地,在物流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势。以再生铅1.1-1.2万元/吨价格计算,公司毛利率达到25%、净利率19%,净利率与毛利率差距不大,说明其销售费用、物流成本极其低廉。该公司在省内规模居前、环保设施达标,产品不愁卖,销售采用预收款模式,俨然已成“卖方市场”格局。

 

28)        安徽南部某县,前几年从东部沿海转移过去的小工厂,基本都关掉了。比如皮革鞋厂,产品质量较好,售价100多元,但当地觉得太贵,只接受40-50元的价格,在当地卖不掉,就得拉回沿海去销售,额外支付运输成本,不划算。类似这种“小打小闹”的工厂,干不了多久,原因就是“原料、市场两头在外”,物流成本高,单纯靠人工成本是没有竞争优势的。但是,大厂、配套厂能生存下去,比如当地的东风起亚汽车配件厂、大众汽车配件厂,就一直在做。因为当地人工相对便宜、地价便宜(一亩工业用地10万元),大厂的规模优势能发挥出来,而汽车配套厂天然解决了“需求端销售半径”的问题(这和汽车人士说法是一致的:乘用车属终端消费品,节奏较快,需要配套厂及时反应,加上有的部件体积大货值小如保险杠,长途运输不划算,所以多采用就地配套生产模式,200公里外的供应商免谈)。此外,纸箱厂在当地也能生存,这个逻辑和上述一致,纸箱厂天然就是配套产业,具有半径销售特征。

 

29)        华东区某金属、化工品现货贸易商:往年冬天有“北材南下”现象,因为北方冬天工地不施工,但钢厂还得开工。但今年这个现象明显少了,原因就是运费太贵(从华北运到华东,运费2-300/吨),本来钢厂就没利润了,运过来反而亏更多,所以干脆停产算了。大宗化工品也是有运输半径的,尤其是油价腰斩后,很多大宗化工品价格都不到5000元,运费就变得更加敏感,典型的例子就是货值低、液体性状不适合运输的甲醇,产品价格1900/吨,从山东到华东运费要200/吨,根本没法做。大宗商品现在一吨能赚50-100元利润就很不错了,所以物流成本绝对是个关键,销售半径是重要考量因素。他们配货时,也是华东配一部分、华南配一部分,当价格跳涨时才能抓到价差,否则就只能是“看得到吃不到”,因为都被物流费用吃掉了。

 

5、新兴制造,“从蓝海到红海”的切换3-5年,最后逃不开成本竞争逻辑

对于新兴制造业(泛指需求端爆发的行业),调研发现,“从蓝海到红海”的切换速度,短则3年、长则5年(过去的光纤、现在的饮料铝罐、环保、甚至部分电商)。这意味着依靠“需求瞬间爆发+供给瓶颈”的景气度,并不具有持续性,许多行业图景其实就像“2009年水泥”的“拉长版”(2009年水泥需求爆发---2010年产能压力释放)。在中国资本过剩、赚钱机会稀缺背景下,哪怕再靓丽的行业增长故事,再过35年,也逃不开“成本竞争”格局,因此本文第3、第4部分的成本话题,相信对新兴制造业亦是适用。

 

这启发我们,新兴制造业的投资逻辑,应适时从“需求增长”切换到“成本竞争力”,这个切换点可能是3年时间。从一级、一级半市场看,企业采用“被并购”模式,或许比自主IPO模式,更能享受“高成长溢价”,因为中国的切换速度太快,到了IPO,往往已经是行业红海、企业的成熟期了。

 

(特别说明:上述的新兴,主要指新兴制造业,产品同质性强,其景气来自需求的瞬间爆发,其竞争也来自同质化复制。而那些科技类、消费类的公司,其蓝海策略可以来自科技创新、功能提升、供给创造需求等,其个体特征更强烈、同质特征更少,未必是上述红海切换规律。受限于样本不够充分,本期未予展示,希望下期有所突破。)

 

样本:

30)        武汉某国企光纤制造企业,2000年行业是暴利,光纤制造工艺是高纯度玻璃预制棒,通过“拉丝塔”拉出光纤,一分钟能拉出2.5公里.芯,当年售价是800/公里.芯,谁拥有拉丝塔,就等于拥有“印钞机”,当年他们的产能有1-2000万公里.芯,利润可想而知。但随后江浙一带民营企业进入,到了2005年就感觉进入红海了,光纤不像原来这么“高贵”,只能卖出“面条的价格”了。目前全国光纤生产7大集团,全国产能大约2亿公里.芯,但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需求并不稳定,因3G4G建设的高低错峰,每年集采有“大小年”之分,国内产能有时不足依靠进口,有时过剩,目前光纤价格基本只在46-58/公里.芯,较暴利时代下降了95%。该公司以品质高、规模大,在行业内著称,但毛利率只是15%。由于毛利低,另一家外资巨头,甚至打算出售中国的资产。谈及未来的格局,主要担忧点是,民企产能的存在,导致价格提不上去。而光纤行业由于前期资本投入量很大,需要后面的高利润来支撑。但科技行业的特点就是,促进了社会进步,却“消灭”了自己,利润越做越薄。

 

31)        前述两片罐案例中,行业好日子是在2005--08年,当时产能供给少,产品供不应求,客户都提着现金求着生产自己商标的罐子,制罐企业低于2-3000万个罐子的订单不接(因为一天能生产300万个罐子,如果切换客户,生产线需要换版、调色、换模具,觉得不划算),2008年春节,产品紧俏时,甚至一个可乐罐能卖1.05元(相当于可口可乐零售价的40%了)。当时一条生产线(固定资产3亿元、流动资金占用2亿元)一年可轻松赚6-7000万利润。 2008年后,民营资本进入,产能迅速放大,每年平均有3条生产线上线。即便需求端有王老吉、加多宝凉茶市场爆发、啤酒罐化率提升的利好,但产能上的更快。所以到了2011年行业进入红海,产品开始拼价格,此后越拼越凶。到2013年,一条生产线利润下降到2-3000万元;再到2015年,好的生产线利润降到1000多万,差的生产线甚至出现亏损。由于开工不足,现在工厂甚至连几万个罐子的订单也在接。整个两片罐市场格局,从蓝海切换到红海,只是3年时间,现在普遍微利状况,前期的投资都收不回来,就看谁能摒的住。业内评价,这一轮扩张,国内两片企业都没赚到什么钱,真正赚钱的是美国的设备供应商。

 

32)        一环保类大型PE机构,污水处理在2012/13年好赚钱,当时政府刚开始加大环保投入,工业园区内没有污水处理厂,一招标就进来了,项目好签,价格也好。但是现在污水处理项目主要三方面问题:一是政府缺钱,不会单独给你一个好项目,而是PPP模式,好的坏的项目一起打包;二是新竞争者进入,瓜分市场。三是环保要求提升,投资增加,摊薄收益率。以山东某污水厂为例,2007年一期项目,日处理污水3万吨,初始投资额2000万,IRR达到10%。后来受新进入者竞争(民企依托地方资源进入)、以及环保要求提升(污水监测指标从4个增加到7个,额外增加设备投入700万元),导致目前IRR下降到6%附近。业务主管认为,污水处理、垃圾发电这类“依靠政府买单、赚取稳定收益率”的环保BOT模式,从兴起到红海也就2-3年。目前环保类中,危废是最景气的分支,受限行业产能供给、以及需求瞬间爆发(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、2015年新环保法,对危废处理做严格要求),其在江苏的危废处理工厂,处理单价从4000/吨,提升到6000/吨。但同时认为,危废再过3-5年也会进入红海(35年取决于环保证获批速度)。因为观察到产能扩张很激烈,例如“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”装置,有些大水泥厂已经全线技改,水泥主业不赚钱,靠危废处置赚钱。还例如,观察到各路资本也在游说地方政府,新建危废处理厂(甚至贵阳这样偏远地区),未必是专业公司才会扩张产能,许多地方资本未必运营,只是依托资源,立项拿地取证,最后出售,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产能迅速扩张。

 

33)        某大型电商业务线主管,综合电商首先是整体策略比拼,每家公司“抢点”不一样:有的策略是“不收钱大量引流---吸引好牌子入驻----收扣点、广告费----衍生金融支付----最后构建网络生态”;有的是“大资本投入----自营电器+自建物流----品质和快捷取胜-----引流----扩展其他品类”;有的是“闪购清库存---既迎合消费者追求促销打折的偏好-----又迎合时尚品供应商去库存需求----电商平台自己轻资产,不承担物流仓储成本”;有的是“自营时尚----海外买手---选品、品质、渠道、成本取胜”。策略之下是成本控制,电商两大成本:流量成本、物流成本。尤其在中国,喜欢click(点啊点),无目标购物,所以引流很关键(相比美国,购物习惯是目标性强,所以是search)。天猫已成为国内购物的搜索引擎、亚马逊是美国购物搜索引擎,这在引流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优势。为节省引流成本,电商可选方案包括“提升手机app客户占比、提升客户忠诚度计划”。物流成本源于网购“退货率高、售罄率低”,例如特卖季,供应商备货2500万货值,电商销售1000万,退货率60%,实际销售400万,真实售罄率不到20%,剩余的都是物流仓储成本的负担。自贸区的仓储成本更贵(一个unit,即一件衣服、一个包袋,自贸区一年仓储费要2-300元),导致目前的自贸区跨境电商做不大,即便有Duty、增值税便利,也未必划算。电商在战术执行层面要“精打细算”,比如选品要能“卖的深”而不是“卖的宽”,以节省库存物流成本(奶粉纸尿布、皮箱、化妆品容易卖的深,一款2000件;而服装选品宽,单款卖的不深);还例如自贸区跨境电商vs.进口直采一般贸易,比较的是“10%行邮税+仓储成本”vs.“关税+增值税”,两者孰高孰低,不同品类结论不一样。综合感受是综合电商在战术层面互有渗透,竞争激烈,有的开始赚钱了,有的还在烧钱,感觉现在有点红海了。但是相比于综合电商,垂直电商、O2O更是红海。2013年火起来的O2O,其实门槛低,所以没2年就红海了;而垂直电商,虽然对流量要求不高、对备货成本要求不高,但是search功能不够,很容易被综合电商替代。例如前两年火过一阵的某品类跨境电商,依靠google引流,没有壁垒,就很容易被亚马逊覆盖。

 

第三部分:投资思考(关键词:宏观对冲)

 

201586日,《草根调研20: 2015上半年微观调研,及投资思考》摘要部分提及“资金成本高企:根子是企业风险抬升,但短期措施是降息,利多债券”,自8月以来,5年期国债期货从98元上涨至100元,即便以保守的30倍杠杆计算(最大杠杆83倍,国债波动小,趋势明确后敢于放大杠杆),收益率达60%。摘要部分还提及“产业转移东南亚:长期会有新平衡,但短期趋势明显,RMB有压力,但也不尽然”,此后恰巧“8.11RMB瞬间贬值,然后走势缓和。

 

以上两个案例说明,“草根调研---宏观对冲”,确有用武之地。

 

本期建议(或思考)以下五个方向:

未来三年,传统中小企业战略收缩:需求下滑,政府将基建对冲,按目前速

度,未来3年,政府债务仍在可控范围(根据净现金流缺口、综合财力测算,不展开)。政府基建对冲,相当于给市场提供“买手”,避免经济失速,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应珍惜未来3年机遇,上岸避险,而不是再度冒进(类似今年股灾,政府救市,提供买手,避免市场崩溃,投资者应该借机避险,而不是二次冒进)。因为供给压力、成本竞争是长期命题,而政府托举只是短期应对,目的在于避免风险集中、过快爆发。

 

传统制造业的批量投资机会,或在3年后出现:未来的成本竞争,决定企业

优胜劣汰。未来2-3年可望经历“土地流转成本、环保成本” vs.“资金成本、厂房租金成本”的“两升两降”,从而达到“成本新平衡”,届时中国格局可望从目前的“宏观维稳、微观不好”格局,切换到“宏观一般,微观向好”的格局。届时存活的传统制造业,可望出现批量投资机会。

 

率先看好民营化、市场化、偏消费制造的行业:成本挤压是产能淘汰的现实

路径,中国的产能淘汰,率先出现在民营化、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(因为保护最少,直面成本冲击),这里率先提高集中度,产生“剩者为王”。重点看好浙江地区企业,偏向消费类的制造业,因为多了需求支撑垫,更佳。

 

初级产品(农产品)价格有下行压力:中国目前大致需要“亩产值2000

收入基准线,方能覆盖土地流转成本、人工成本。由此导致国内农产品(目标)收储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落差巨大。WTO后期,一旦放松配额、关税保护,非主粮农产品易有下行压力。

 

新兴制造业投资逻辑应适时从“需求增长”切换到“成本竞争力”:依靠“需

求瞬间爆发+供给瓶颈”的景气度,并不具有持续性。“从蓝海到红海”的切换,短则3年、长则5年。在此转换节点,估值有下行压力,投资逻辑应适时转换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瑞明

陈瑞明

16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陈瑞明,CFA 海通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。厦门大学理学士,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。5年制造业经验,6年大型券商投资研究经验。多次出任CCTV2、第一财经栏目嘉宾,海通证券年度策略报告发言人。

文章